文章 每天假裝有自信3分鐘,成功就是你的!

假如我在街上碰到你時,對你說:「嗨,老陳,近來好嗎?」你回答:「甭提了。我早上掉了10000元,昨晚又為長期加班的事和太太大吵一架,在公司門口車子被撞需要修理,而且我感覺到我可能很快被炒魷魚了。」聽你這一席話,我可能就會對你有種不祥的觀感,然而,假如我問你同樣的問題,儘管有一堆麻煩事纏身,你卻回答:「近來好極了!謝謝你,有田博士,你一切也順心如意吧?」我對你的印象可能又大大不相同。

碰到相同的狀況,請問:你會比較受到哪一種人所吸引?不用說,答案顯然是第二種人,因為「自信」和「活力」是很有魅力的,因此想要加強任何的人際關係時,都必須考慮這個因素。

諷刺的是,你愈是盡力扮演好你的「角色」,表現出正面的態度,你就自然而然變得更積極而正面,就這方面而言,也頗符合「我思故我在」的說法。「自信」和「活力」可是威力十足的!

你的一舉一動有影響力

你知道嗎?經驗老道的專業人士從和你第一次握手的那一刻起,就已經察覺你有沒有「自信」。他們觀察你走進來的模樣、你的言談舉止、穿著打扮,以及你會不會直接和別人眼神交會等。他們還會注意你的「坐姿」及雙手怎麼擺。這一切都透露了許多關於你的線索,影響你和別人的關係能否更上一層樓。 


舉例來說:年輕時,我曾經在青年演講大會中贏得第一名,也擔任過演講教練演和比賽評審。

自信是「態度」而不是個性

還記得在我第一次帶領學生參加演講比賽後,曾經請教一位資深評審,我先說明我一直在訓練參賽者,但對於選拔流程感到非常困惑,「你怎麼樣決定誰最出色呢?我一直在輔導這些青年,他們全都口條佳,說話流暢,又才華洋溢,你怎麼做決定呢?」


評審回答:「當然啦,演講過程很重要;但是他們一走進來,坐在我面前時,我已經曉得誰會脫穎而出了。」他指的就是「自信、儀態、自我展現」的豐采,是融合了「態度、儀表、舉止、肢體語言」和個人風格之後的結果。即使一語不發,內在的美麗和「自信」也能表露無遺。 


這位評審的話十分具有啟發性。千萬要要記住,無論在職場上或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斷受到別人的評斷。「第一印象」、初步的評斷和建立的關係都提供了關於你的重要訊息,因此展露「自信」的能力特別重要。我要再度重申,綜合起來構成「第一印象」的這許許多多小細節,可能比什麼都重要。

培養自信五步驟

至於如何追求「自信」、培養「自信」?「自信」是一種心態,可以由外而內養成,你可以參考下列五個步驟來養成:


一、自我察覺。就是先從認識自己開始,靜下心來面對自己,先了解自己是什麼、擁有什麼、缺少什麼、想追求什麼?想一想「我是誰?」因為它是一切追求改變與認知現實的基礎。


二、立志為自己負責。當我們發現自己是什麼、想追求什麼之後,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抉擇,因為是「我」在做抉擇,決定要如何做、如何過一生,所以我也必須以成熟的心態,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,沒有別人可以替代。


三、驅使「好奇心」與「學習心」。對周遭一切人、事、物,永遠保持好奇與學習的心態,試著不斷去觀察、了解、省思,讓自己不僅像一塊海綿一樣地吸收新資訊,也讓頭腦的判別機制發揮篩選的作用,去蕪存菁,保有敏銳的判斷力和有彈性的思考能力。


四、培養「包容、關愛、和分享」的能力。包容與關愛使受限制的自我從狹隘的框框當中釋放出來,這樣才有機會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來看待事情,得到全新的體悟,並獲得別人同等的回饋。


五、身體力行,冒險並採取行動。激勵自己勇於嘗試,展現行動能力,能夠真正起而行,從逐漸熟悉的感覺真的會有增加「自信」的效果。

結語:你就是自信的駕馭者。

心理學家指出:你本來就有「自信」,因為你從小到大其實已經做成功了很多事,譬如游泳比賽得了冠軍,親手做了一盤水果拼盤!


只是有許多人是在進入社會工作之後,反而流失了「自信」。


你也必須明白,建立「自信」,你不能指望別人,「自信」必須來自你自身生活中的一點好習慣:如換一雙乾靜的鞋子;保持書桌的整齊、減掉一些體重,也許只要3 分鐘,你就能增加一點點自信;常說「我能行,我一定行!我一定做得到」,當成口頭禪,也是好方法。


不論我們的理想和目標是什麼,維持追尋夢想的「熱情」是必要的。追求「自信」,立志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人,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擺脫壓力和盲目的束縛,施展無限的潛能,左右逢源。


最後再提醒你:當我們相信自己會是什麼樣子、期待自己會有什麼表現,真的就會往那個方向去走,這種「心想事成」的力量,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「自我實現的預言」,真的會發生很大的作用喔!

作者/主辦 林有田博士 簡述

 林有田博士
了解自己,才能踏出成功的第一步

圖片/資料引用

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